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0126/5212240.html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以“恢复高考亲历者:命运与共,见证祖国巨变”为题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年高考考生王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年高考考生管晓宏的高考故事。年,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这一决策不仅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更是整个国家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先声,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转折点。
从年11月底开始,各省区市陆续举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这也是迄今新中国唯一一次冬季高考。万考生走进考场,为追回失去的青春,他们无比珍惜这样的机会。“我上了四年小学以后,全国的所有大中小学都停止办学了。(恢复高考前)我正规的学习经历就是一个小学四年,(上学前)我当过木工、钳工、车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回忆道。
“当时因为在工厂,我后来自学,我对整个工科专业已经比较了解了。我是觉得自动化是我们科学的前沿,也是国家非常需要的。我有车工钳工的基础,同时我又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我觉得我能够学好这个专业,也能够作出更大贡献。”当时,很多青年人都是在车间、工地、农场的工作之余,自学初中高中课程,直到年迎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因为有实践的磨砺,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管晓宏报考了当时被认为学习难度很高的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
管晓宏大学毕业后,正是国家扩大开放,实施向发达国家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策,他得益于专业优势而入选赴美深造。学成后选择归国,深耕科研,成绩斐然,目前已是系统控制和智能网络领域的权威专家。管晓宏认为:“多少年以后,他们也觉得你当初能回来,后来还评上了院士,所以说你不错。我想并不是因为我不错,而是因为国家发展了,我参加了、经历了整个这个过程,最后我个人的事业在这当中发展,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同为级考生的王树国,是在油田钻井平台上得到恢复高考消息的。靠着被窝里打手电筒复习的刻苦,他最终走进大学校园。后来,他先后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得以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当年的历史与今天的巨变。“在我们77级当中年龄可能相差十几岁。我们班老同学就有一个,他考上大学了,学了没两年,我看他很忙,我说你干什么呢?他说我儿子也要考大学了。所以你想想他改变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乃至后续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更大的意义在于给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让大家知道知识就是力量,整个社会发展需要有知识的人。”
时至今日,中国高等教育早已取得跨越式成就,、工程、双一流建设成效卓著,招生制度历经改革,更加公平与科学。不仅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质量水平和社会贡献力也屡上新台阶。年,走上高考考场的考生,最终如愿进入大学校园的不足5%。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50%,走过精英化、大众化,从而进入普及化新阶段。一个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也在日益开放交流中,让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基石。
王树国校长说:“今天来回忆当年年恢复高考的历史重要意义,我们应该深深知道,今天的历史任务更重。因为我们要在这样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应该着眼于世界,未来中国在整个世界变局当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这个时候我们大学应该主动融入社会、掌握社会发展的进程、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让孩子们在立德树人方面有更高的这种理想、抱负和信念,继续继承和弘扬我们*改革开放的精神。”
走进今天的西安交通大学,处处展现着青春的气息,涌动着创新的潮流。40多年前的转折与起航已载入历史,新一代学子在继承与开拓中成长,相信他们必将能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