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0年代中期,在超级电脑的研发应用上,日 [复制链接]

1#
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1973707.html

引言

对于富土通和日立公司来说,与IBM兼容的战略虽然是成功的,但该战略的弱点却也很早就暴露无遗。IBM控制了标准并能随时更改和进一步研制开发。于是一旦IBM机型投放市场,富士通和日立公司获悉,就必须赶忙效仿改制。

这就说明了日本人之所以要拼命去收集IBM未来操作系统的情报并要赶在其问世前拿到此类情报的原因,为此他们已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年硅谷的一桩突发事件成了世界上耸人听闻的新闻,当时日立公司有位经理企图以60万美元出卖IBM秘密资料,IBM和美国联邦调査局的秘密警察给他设下了一个圈套,并逮捕了他。

在此之前的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强调把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所有计算机软件。这样IBM便可以在美国法庭起诉侵犯其版权的行为,于是日立和富士通公司便被迫同IBM签订协议。日立公司于年突发事件后支付了一笔高额赔偿费,以赔偿过去非法盗用IBM操作系统的版权,而且购买了未来的使用许可证。

IBM和富士通公司之间的纠纷则一直拖到年,最后通过仲裁裁决才获得解决。裁决要求富士通必须为过去的行为支付8.33亿美元,富士通则获得了在严格规定的限度内了解未来IBM软件进一步开发的权利,但必须交付逐年新规定的费用。经过了多年的争执和动荡之后,富士通和日立公司的IBM兼容战略有了保障,但该战略的局限也已暴露无遗。IBM制定竞赛规则,日本人被迫按此规则去竞赛,IBM手里掌握着标准。

结果是,日本人从未能首先将一项新产品投放市场,因为他们从不敢肯定,该项产品与IBM操作系统下一步的开发是否能够兼容。他们注定永远要当二档的市场投放者。

从侧翼进攻

与IBM兼容的战略只是一个能赶上IBM的战略,而不是超过它的战略,所以80年代初日本人决定向IBM两个不设防的侧翼发起突击,以支持向IBM兼容的大型计算机市场发起的正面进攻:一个侧翼是超级电脑,另一个侧翼是“第五代计算机”。该两翼进攻与70年代向美国半导体市场的进攻如出一撤,仍然由通产省指挥,并沿用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集中工业、大学和国家研究实验室来对两个国家大型项目攻关:超级电脑项目;第五代计算机项目。

超级电脑之战

超级电脑比大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好多倍,它们在一分钟内完成的工作是一般计算机需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电脑开发大师赛摩尔克雷于年创了克雷研究公司,年生产出第一台此类超级电脑、出售给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著名大型军事科研所。他对将来还能每年销售一台以上的超级电脑似乎不抱任何奢望。对于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数字吞食机”来说,好像只有少数潜在用户。

军事和民用大型科学研究所、美国宇航局的宇航代理商以及气象预报台一一好像潜在的买主也就是上述这几家了。然而,事实却超乎了克雷的奢望:年他就销售了4台超级电脑,年13台,之后该市场便开始火爆起来。年克雷研究公司的销售额达到7.85亿美元,开始向10亿美元的公司迈进了。

由此可见,超级电脑已经越出了克雷开始想象的狭小的使用圈子,占领了大学的基础研究以及工业实验室研究与开发的广大领域。这一点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引进了专门的高效率个人电脑,即所谓的工作站。它可使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就能存取超级电脑大容量的计算数据,并能依仗其高精度图像分辨率和快速图像成形为他们提供以彩色图形显现的超级电脑的无穷无尽的数字行栏。

超级电脑与工作站的结合成为大学实验室研究人员和工业研制开发人员的一种理想工具。例如,飞机设计师可通过在超级电脑上进行模拟的方法来从事机翼形状的空气动力特性的试验;若无超级电脑,像美国航天飞机这样的项目从一开始就无法上马,因为尚无一个可供从事最高达25马赫值风速研究用的风洞;轿车结构设计师在超级电脑上可模拟诸如冲击反弹一类的试验,过去为此目的不得不造出样车,对着墙壁撞击;

分子生物学家可借助超级电脑研究蛋白质的结构;药物学研究人员为了找到一种新的高效物质要试验千万个化合物,而在超级电脑上进行模拟便可代替试验;基础研究和开发工作现在都正在计算机化,该新方法不仅节省了开支,更节约了开发时间,因为速度对愈来愈多工业来说正在全球的竞争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今天的竞争首先是时间的竞赛。

因此在80年代初就已经明确,超级电脑工业虽然是一个小工业,但它对整个计算机工业,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超级电脑能推动大型计算机中亦可使用的元件在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超级电脑对于许多其他工业也都是至关重要的: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制药工业和新材料工业等等。

没有超级电脑,许多尖端研究项目和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都是不可能再进行的。同时,超级电脑还大大缩短了研制开发时间。因此,超级电脑工业已成为各国从事全球性竞争的一个战略性工业。

然而日本的市场仍然封锁着

到80年代初,超级电脑工业仍然完全是美国的领地。坐在克雷研究公司竞争对手位置上的是数据处理公司,该公司在此之前已经在从事大型计算机最高效率等级方面的工作。正是这两家美国公司把持着世界市场,并认为会一直这然而这一次又没有想到日本人。

日本通产省很早就认识到超级电脑的战略意义,并于年启动了国家超级电脑项目。它将日本大型电子公司组成为一个个不同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集团。超级电脑的开发和制造本身委托给了三大计算机公司:富士通、日立和日本电气。从此,克雷和数据处理公司原本对日本市场上超级电脑需求所抱的巨大希望便烟消云散。年当日本工业界推出第一台自己的超级电脑时,此种需求オ又重新出现。

然而,尽管美国的超级电脑生产厂家愿意长期提供明显占有优势的系统,在日本市场上仍然是步履维艰。年它们在日本市场上的份额只有微不足道的13%,而在欧洲市场上却保持在88%,其日本竞争对手仅为12%。

为最快速的机型进行的技术竞赛

80年代中期爆发了日美超级电脑大战。日本进攻者试图以其开发的效率较高的硬件:即速度较快的处理器和存取时间较的存储器等来压倒其美国竞争对手,美国人则以其开发的多种处理器以及多台处理器的联接来抵消日本处理器速度快的优势,美国以软件技术的优势同日本在硬件技术上的优势分庭抗礼。

问题是,如果日本人也学到此种软件技术并将多台处理器联接起来井同工作的话,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那时,“日本人将会大胜过美国最好的计算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研究所早年就已这样在警告人们了。即将进入90年代前这种忧郁的预言似乎已经应验。对两个美国生产厂家来说这是个艰难的年度、年4月数据处理公司放弃了它的ETA型超级电脑的生产,它再也没有资金来承担下一代超级电脑研制和开发所需的高额费用了。

仅过了一个月克雷研究公司便宣布、公司的创建人赛摩尔克雷要成立第二个新公司,以便继续从事他首次用砷化镓制成的超快速处理器的克雷3号这一革新项目的研究,克雷研究公司则试图继续开发使用传统的硅开关电路的Y-MP型超级电脑生产线。克雷研究公司的分开是进一步推动克雷3号这一风险开发工作的唯一途径。

一夜之间,美国超级电脑工业的结构弱点暴露无遗。数据处理公司退出后,克雷研究这个单一产品公司便孤军面对日本纵向组合的三巨头电子康采恩集团。年克雷研究公司的销售额为7.85亿美元。与其相比,富土通的销售额为亿美元,日立公司为亿美元,而日本电气公司则为亿美元。于是美国人便问自己,克雷研究公司应如何持续地同这些巨无们抗衡呢?

它们的超级电脑贸易是可以从其他经营部门的赢利中获得横向资助的。克雷研究公司的股票行情表明,到80年代末它同日本人之间竞争的态勢有多么地险恶。年其股票最高价格约为美元,到年底已跌至30.5美元。在此情景下日本电气公司推出了其sx-3最新超级电脑日本电气公司给其单个处理器机型标明的最高速度为每秒55亿个浮点运算,而最快的克雷机型,Y-MP八联处理器的最高浮点操作仅为2.7千兆浮点操作,还不到它的一半快。

结语

年已在市场上推出的日立机型和年的富士通机型在最高速度方面均比克雷Y-MP要快。日本电气公司预告,年要推出一种SX-3型四联处理器,最高速度为22千兆浮点操作。看来日本人正处于赢得这场超级电脑战的征途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