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它是由于气候、食物或水土等因素所致,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预防感染性腹泻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而且还要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充足的休息。儿童青少年更要尽量减少与腹泻病人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同时要均衡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激发免疫力的营养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复合维生素B和矿物质等,缺乏它们都会抑制和妨碍免疫功能。
患病后的饮食建议:
患病初期:宜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薄面汤等,禁食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饮食,以免加重腹泻。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当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或少渣、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蒸蛋、豆腐脑等。禁食促肠蠕动或胀气食品,如蜂蜜、生葱、生蒜、*豆等。
腹泻基本停止后:可吃面条、粥、馒头等,禁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
点击标题下方的“营在校园平衡膳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