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小黄人rdquo之母乳 [复制链接]

1#
彭洋简介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716/9192471.html

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越来越多了,这无疑是个大好事,特别是近些年发现,纯母乳喂养下,降低了湿疹、腹泻等因过早摄入异种蛋白质造成的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更增强了新妈妈的信念——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底。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母乳性*疸,先贤马克思若听闻此中奥义,必会为他辩证唯物主义的高绝而得意地捋一捋美髯了。

什么是新生儿*疸?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血清总胆红素高于17μmol/L(1mg/dL)的情况,放在成年人,这就是*疸。对新生儿来说,别太早出现,水平别太高,别迟迟不退,可算是生理性*疸。因为胆红素本身并非*物,而是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的生理成分。

高加索和非裔美籍足月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的平均峰值出现在出生后48-96小时,范围为-μmol/L(7-9mg/dL)。咱们亚洲娃普遍还要晚*一两天,且更“*”一些,平均峰值范围是-μmol/L(10-14mg/dL)。

小宝第1-4日龄一般会越来越*,以下是血清总胆红素正常高限:24h内μmol/L(6mg/dl);48h内μmol/L(9mg/dl);72h内μmol/L(12mg/dl);72h以上μmol/L(15mg/dl)。超过这个水平,就需要医学干预了。所以*疸是新生儿入院治疗的主要原因,占住院病例的40%-50%。

怎么就*了?

出生后,从无氧的宫内到富氧的空气中,携带氧气的红细胞就不需要那么多了,红细胞被破坏,体内间接胆红素大量生成,需要在肝脏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由胆汁排入肠道,随粪便排出。这个生理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意外,溶血、胆、肠道功能不正常,或是肝酶基因型有问题,如此等等,让人着急,这些病理性*疸,一定需要医生来诊治,不在此妄议。

母乳性*疸

然而,大致30%的健康新生儿,会得母乳性*疸。

母乳性*疸是指因为母乳喂养造成*疸加重,又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会早在3-4天龄出现,在7天龄以后出现于母乳喂养儿的*疸加重可能就是晚发型。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发病机制完全不同,有效的处理方法又正好相反。

菜鸟妈妈因为乳汁排不出来或是新生儿吸吮无力,导致母乳喂养不充分,其子的*疸往往是这个“早发型”。这个不难理解——小宝吃的少,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胎粪就一直积蓄在肠道排不出去,会被重新吸收入血,就好比是家里的垃圾不让扔,已经扔到垃圾桶的又被迫取回来,于是更*了。所以早发型母乳性*疸又名母乳不足性*疸,解决办法是加强喂养,若母乳一时不足,该考虑寻求外援,固执等待母乳充沛,则得不偿失。

七日龄后,母乳喂养已渐入佳境,然而本已渐渐消退的*疸又出现了,甚或更重,这种情况要考虑“晚发型母乳性*疸”。难道还是没喂足?非也,相反,越是加强母乳喂养,情况会越严重。母乳中含有活性很高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能将肠道里面已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好准备溶解后排出的胆红素游离出来,等于是把已经装袋的灰土又抖散了变成扬尘,新生宝宝的肠壁还没有建立菌群屏障,就好像是没有关窗,很容易将游离胆红素重新吸收回体内。这时有两种选择,一、暂停母乳喂养几日,以配方粉替代,通常经过几日替代,再次喂养时肠道屏障功能已经建立;二、若一定坚持母乳喂养,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些提升肠道屏障功能或促进排便的药物,减少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也有治疗作用。

奥妙无穷吧?固执僵化,不懂得变通,会把个好好的母乳喂养弄砸锅。

作者简介

刘燕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营养工作20年。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营养系,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各种慢性病、遗传代谢病营养评价与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