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好茶的存储在岁月流逝中,不仅风味更加浓郁,价值也会随之增加。
然而,年份越老的茶,在仓储成本上的花费也越多。
然而,茶树生长周期有限,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好茶,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某些追名逐利的茶掌柜,趁隙销售品质有问题的茶叶。
对于拥有稀缺茶叶的茶友来说,不必说,定然更为重视存储步骤。
老茶的风味也使众多茶客折服。
不同的品类,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存储环境,都有独特的韵味。
因为老白茶的稀有且具有风险,新茶的价格毕竟还是实惠的。
便让一众茶友萌生了“存新茶,喝老茶”的想法。
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存出好茶的,看看下面4点需要规避的错误做法。
《2》
一、抽真空储存白茶。
有许多茶友认为,白茶的存储这么繁琐,不如直接断了白茶有外界的联系,采用真空包装储存,一劳永逸。
的确,需要长期储存的食物,真空包装能让其延长储存时间。
因为最大程度地抽离了气体,食物接触到的氧气、水汽等不足以令其变质。
又或是像绿茶,用充氮式真空包装,这样一来,在运输、存放过程中。
保护茶品不会被外界破坏,也减小了受潮变质的风险。
但这对白茶来说,等于是时间冻结。
白茶的转化并不是完全不需要氧气的,在紧实的存茶包装中,还是有少量的氧气。
这微不足道的氧分子,却是新茶向老茶迈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抽真空包装将白茶的转化遏制在摇篮中。
无法得到氧气支持转化的白茶,风味停滞不前,存放再久也没有了意义。
何事何事秋风悲画扇?只因白茶如初见。
存茶,不就是为了最后能品尝到不一样的风味吗?
然而经过时光轮转的白茶,因抽真空包装导致风味一成不变,岂不是浪费了一片心意。
《3》
二、紫砂罐存白茶。
要知道,紫砂罐通过紫泥制作而成,在烧制过程中,表面留有气孔。
并且不像瓷器那样,上一层光滑的釉面,所以,紫砂罐的透气性能好。
若使用紫砂罐来储存白茶,这对白茶却是一场无妄之灾。
香气通过这些气孔,逐渐流失,消散在空气中。
最后所剩无几的气息,残留在茶叶体内,似有若无,若即若离。
紫砂罐的材质,注定了它不具备较强的弹性,总有不少缝隙,盖子也无法做到最大程度上的密封。
这样一来,外界的水汽见缝插针,跑进白茶内部。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白茶遇见水汽,就发生了变质,终究是不被世俗所接纳的相遇。
受潮变质的白茶,价值一落千丈,不但失去长期保存的意义,也破坏了后续品茶体验。
吸附性强的紫砂罐不仅吸附水汽,还会吸附其他气体。
有一位朋友十足热情地拿出一罐存了一年的白茶,打开紫砂罐后,扑鼻而来的却不是茶,而是家里的香薰气息。
只是因为她将紫砂罐放在日常生活的房间,平时失眠的她偶尔会点上香薰助眠。
冲泡后的茶汤,更是不尽人意,白茶原始的香气消失殆尽,只剩下“四不像”的味道。
可见,紫砂罐并不适合存白茶。
《4》
三、存白茶的容器透光。
任何茶叶的存放,都应该避光。
这里的光,可不只是单纯的阳光,还像生活中的灯光。
制作完成后的茶叶,体内的叶绿素会受到光和氧气的作用,被分解为其他物质而褪色。
白茶的颜色变化,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般迅速完成的。
如果只存放了一年,白茶就出现了暗淡的外表,该检查是不是存放过程有问题。
存茶环境有较强的光线照射,会大量分解叶绿素,让白茶不复原先的活力、生机。
不仅外表遭到破坏,内质同样如此。
光照会分解白茶内质,滋味香气皆遭到损耗。
强光出现的地方,还带来了热量。
环境若是超出了适宜的温度,这时恰好遇到了足够的水汽。
二者共同作用下,白茶过度发酵,散发各种奇怪的气味。
滋味,已然不可同日而语,原先的鲜香醇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发酵后的酸味。
只有避免光照与白茶直接会面,才能更好地实现白茶越存越香。
《5》
四、不同品类的茶叶共同储存。
存白茶,常常同时伴随一个词,那就是团队陈化。
顾名思义,就是将大量的白茶放在一起,众人拾柴火焰高,让白茶共同呼吸,最后越陈越香。
可见,越多的白茶,团队陈化的效果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但团队陈化也是有讲究的,比如,要选用同一款白茶。
银针不能和牡丹一起存放,牡丹和寿眉也不可以,银针和寿眉同样不可以。
就像两个人,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会愈来愈像。
因为每天看着对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不知不觉间便被潜移默化。
各种细节都看在眼里,小到挤眉弄眼,大到动作反应。
可能相处太久,彼此过于了解,所以便会很默契的相像吧。
说回白茶,不同品类的白茶,其中的香气滋味,都有本质上的不同。
若是将它们堆叠放置,相互吐纳、呼吸,渐渐地,茶叶之间的香气混合,变得不纯粹。
故而,存茶时,要明确白茶的信息。
只有在相同的条件下,才可以让存茶往理想的方向发展。
《6》
存茶要义:“密封、避光、干燥、阴凉、无异味”。
存茶包装首推三层包装法。
“存茶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趁现在,有闲暇时间研究茶叶的存储价值,也对茶叶的升值空间有一定的敏感度的时候。
存下一款自己心爱的茶,是个不错的选择。
茶叶与岁月一起转化。
“越陈越香”的茶叶,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存茶时的耐心。
老茶的风味,醇厚爽滑、沉稳富有韵味。
亲手封存一款茶,在未来拆封的日子,让回忆与茶串联。
一幕幕在味蕾绽放,人无青涩,茶却香醇。
老茶经过了岁月的陈化与沉淀,底蕴缓缓释放。
茶不负你,未来可期。
?end?
小陈茶事旗下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