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天已然来临,人们的味蕾也被这日益升高的气温所点燃。大街小巷的烧烤摊、大排档常常人满为患,人们左手羊肉串,右手小龙虾,觥筹交错间侃天侃地不亦乐乎。可是经常有人向我反映说吃完大排档后总是拉肚子,这种体验非常糟糕。
拉肚子即是中医所讲的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症。早在《素问·举痛论》就记载道:“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中医将泄泻的病因归结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等。现代医学认为,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均可引起腹泻。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领域有较强的优势,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神奇的中医外治法——脐疗。
脐疗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治疗手段,是指将中药制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就有关于脐疗的论述,清朝官修医书《医宗金鉴》更是明确指出神阙穴能“治百病”。神阙穴俗称肚脐,是奇经八脉之一“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在人体所有的穴位中,神阙穴(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穴位。中医学认为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根,联络于全身经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肚脐是腹壁最薄之处,在该处用药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脐疗是一种纯天然、刺激小、疗效高的治疗方法,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其治疗特点:简、便、验、廉。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大蒜贴肚脐治疗腹泻的方子。处方:大蒜1-2枚。将大蒜连皮放入麦麸或面粉中煨熟,去皮捣烂,用纱布或穴位贴敷于脐部。用药后局部会有烧灼感,在皮肤发红时将大蒜去掉,1日1次[1]。大蒜性味辛温,功善消除毒气、下气消积、温中健胃。但大蒜有一定刺激性,所以本方要求连皮一起煨熟、捣碎,从而减轻了大蒜对皮肤的刺激。本方针对的是吃坏肚子的寒湿型泄泻,证见便质清稀,甚至如水状,腹痛肠鸣。如果您腹泄泻而不爽,肛门灼热,建议您慎用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