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逍
编辑|小石头
0年,半导体赛道骤然降温,消费芯片项目无人问津,汽车芯片成为少数还能拿到钱的半导体设计细分赛道。
在经济下行、供需错配、疫情、半导体生产回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整个半导体产业步入下行周期。多家机构预测这种下行状态将持续到0年上半年。
消费芯片企业,受手机、PC、电脑等智能终端市场需求不景气影响,遭遇融资困境,多位投资人曾向6氪表示“不看消费类芯片”。
汽车芯片则搭上了新能源这趟顺风车,在萎靡不振的半导体大盘中保有一席之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随着汽车四化的发展,单车芯片需求量会从燃油车的-颗,增加到电动车的约1颗。中邮证券则预测,01年我国每年需要亿颗汽车芯片,到05、00年分别有望达到50亿、00亿颗。
随着车企对芯片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高通、英伟达等公司也获得进入汽车市场的门票,英伟达迅速占领自动驾驶芯片市场,高通则凭借盘踞智能座舱芯片市场。与此同时,在国产替代和车企保障供应链安全背景下,车厂对创业公司敞开大门,国内车规芯片企业获得了送样、定点、量产的机会。
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尚未形成定局,国内头部公司优势渐渐显现。行业人士对企业的判断标准,从创始人背景、芯片市场、团队技术优势等指标,变成最简单的商业指标——上车情况,是否有营收,是否有定点。
部分公司已成功拿下汽车项目定点,走到商业化阶段。目前,主控SOC芯片市场主要被英伟达、高通等垄断;车规MCU市场的国产化率还在%徘徊;IGBT芯片国产替代最快,但01年仍不足5%。
有投资人表示,0年还未上车的车规芯片企业可能出现融资难题。
6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