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6/9 9:43:00
(本文为评测文章,多图预警,流量党慎点)还是在年,索尼推出了HMZ-T1头盔显示器,那时主打个人3D观影的设备还被视为黑科技。接下来的几年,HMZ系列产品一再推陈出新,HMZ-T2、HMZ-T3/HMZ-T3W迭代出现。时值年5月,眼看头戴设备佩戴、画面、音效各方面都越来越完美之时,索尼却决定停产该系列产品。原因很多,其一是因Facebook收购Oculus掀起虚拟现实热潮,索尼也禁不住想要把精力集中在墨菲斯计划上(ProjectMorpheus,后期更名为PlaystationVR)。其二是因消费者对HMZ系列产品并不买单。索尼的无奈停产,却促使国内一系列厂商纷纷推出头戴式3D观影设备。纳德光学窗镜、海鲸科技嗨镜、柔宇科技Moon便是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三款3D头戴式观影设备。与VR头显不同,3D观影设备画面一般不会跟随头部转动而变化。也不排除部分设备优化能够体验VR效果,但实际上仍与VR设备有着较大区别。零镜网此次对三款设备进行对比横评,告诉你目前市面上的头戴3D私人影院效果究竟如何。产品:与索尼不一样的味道零镜网手中的产品窗镜GoovisG1、嗨镜H2、Moon均于年晚些时候推出。如今海鲸科技已经推出了新产品大画头显,与嗨镜H2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但仍旧采用相同架构处理器。柔宇也在最近推出了4G版本Moon。鉴于从未有将三款头戴式设备进行横评,零镜网做了一次尝试。网络上有3款产品大量开箱照片,零镜网不作赘述。整体来看,窗镜和嗨镜无论从外包装,还是产品造型来说,都尤为接近,颇有几分索尼头戴式观影设备的影子。机身颜色上,窗镜(也提供白色款)和嗨镜都采用黑色,质感较强。但细看二者也有不同,暂不提Logo等区别,从造型来看,窗镜更为平滑,机身无明显棱角,嗨镜则棱角鲜明。最易辨识的反倒是柔宇Moon。耳机一体化的特征十分明显。零镜网手中的柔宇Moon是曜石黑版本,Moon还提供另外两种颜色:皎月白、流星金。曜石黑和流星金设备都采用磨砂哑光,皎月白则采用高度钢琴漆。整体造型Moon相对于窗镜、嗨镜来说,更为硕大。材质方面,窗镜采用PC领域高强度聚碳酸酯塑料(具备较好的冲击强度、耐热性、耐寒性,且质地较轻)。嗨镜采用橡胶。柔宇Moon采用磨砂材质。机身材质之外,窗镜还附带海绵和带透气孔的皮垫,嗨镜附带海绵,Moon除皮垫外,还有着连接机身和耳机的金属材质。设计方面,三者均拥有面部感应装置,面部离开会自动熄屏,靠近屏幕会自动亮起。但位置略有不同。窗镜采用2片0.71英寸AMOLED微显示屏,分辨率××2。嗨镜同样采用2片0.7迹ㄓ⒋纾OLED显示屏,分辨率相同。柔宇官方并未透露显示屏大小,只宣称分辨率达到×(x2),在本应标注显示屏尺寸的位置却标识着虚拟观影画面的尺寸。窗镜的视场角为53度,嗨镜视场角52度,柔宇再一次保持沉默。可以说它们的视场角目前都较小。在机身下方,三者都将调整瞳距和调整物距的设计放在了此处。都支持单眼调瞳距和物距,近视用户无需佩戴眼镜便可观看。窗镜和Moon均采用旋钮调整物距,但略有不同。嗨镜则采用滚动滑轮进行调整。在佩戴体验中零镜网再详细论述三者的区别。在窗镜的机身底部左右两侧,分别有着2D转3D和调整明暗的按键。嗨镜则将其分别放于机身的左右两侧。Moon2D转3D的按键位于机身底部右侧,机身并无调整明亮的按钮。此外,Moon在机身右侧耳机下方还多出了一个菜单键。三者都采用分体式设计,以致于三者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用来连接有着计算单元和供电单元的盒子。窗镜连接线位于右侧,左侧同等位置是其耳机孔。嗨镜连接线位于右侧下方边缘,耳机孔位于机身下方靠近该线部位。Moon的连接线线位于左侧耳机口上,而非机身上。三款设备的盒子略有不同,窗镜的盒子更像是竖立的遥控器。嗨镜盒子呈方形,一大亮点为其语音识别按钮。Moon盒子仅有电源按钮,盒子整体散发金属光泽,质感满满。窗镜嗨镜都通过盒子进行操作,Moon通过头戴设备右侧触摸屏进行操作。按钮方面如图,较易辨识,窗镜左侧上方音量加减,下方开关机。嗨镜右上方为开关机键。其余按钮均类似,返回/主页/菜单等。柔宇下方仅有的圆键长按开关机,短按熄屏、唤醒。窗镜、嗨镜都通过底部HDMI接口进行连接,顶部分别为USB接口、充电接口。Moon底部采用Type-C接口连接,本来Type-C最大优点在于无需区分正反,但柔宇却人为地使其插头多了一小块,让优势不复存在。再来看看处理器,窗镜采用的是ARM八核CORTEX-A7架构2GHz频率,嗨镜采用的是ARM四核Cortex-A7架构1.5Ghz频率(设备中显示采用处理器为RockchipRK,瑞芯微的RK是针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解决方案),Moon再一次对其处理器保持了沉默。虽然窗镜处理器方面略胜过嗨镜,但是在年4月左右,小米推出电视3S时便采用四核Cortex-A9架构1.45GHz频率的处理器,在这个时间还在使用ARM于年推出的主打节能的Cortex-A7架构似乎说不过去。在存储方面,窗镜嗨镜Moon都是2GB运存,内存方面仅窗镜为16GB,嗨镜Moon均为32GB。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内存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外接硬盘解决问题。零镜网也注意到,窗镜目前价格为元,嗨镜为元,柔宇为元。3款设备值这个价吗?不试试怎么知道。配戴:形同分体式VR一体机嗨镜和Moon都是一体成型,无需组装。窗镜仅需把头带插入前脑托两侧即可。如果非要弄清正反的话,头戴上英文字母是个提示。窗镜和嗨镜都可以旋转旋钮调整头带松紧,不同处在于窗镜在后方,嗨镜则在前脑托位置。两者均可调整前脑托角度。柔宇Moon调整松紧的部分有两处,一处与常见耳机相同,一处在耳机与机身连接部分。与人体接触部分,窗镜面部和前脑托采用魔术贴的形式,可拆卸海绵、皮垫,后脑托皮垫无法拆卸。嗨镜仅在面部与前脑托部分有着一体成型的海绵。Moon在面部、耳部等部分有着皮垫。影响佩戴舒适度的往往与产品的重量、受力、面部材质等因素相关。与黑大粗的VR设备不同,窗镜嗨镜等设备小巧得多。三者重量分别为窗镜.6克,嗨镜.2克,Moon.6克。加上盒子,三者重量陡然升高,窗镜克,嗨镜.2克,Moon重量为.4克。重量最轻的是嗨镜,其次是窗镜,再次是Moon。这样的对比欠佳,因为Moon设备将耳机一体化了,即便使用窗镜和嗨镜也得佩戴耳机,那么再加上耳机的重量。我的破耳机只有69克,对次序无影响。但鉴于会被指责该耳机与柔宇Moon耳机不在一个量级,我找到同事友情提供了一款黑大胖耳机。重量为.6克。加上该耳机,窗镜.2克,嗨镜.8克,Moon.6克。顺序同样没有改变。如果非要找到一款超过克的耳机来强行改变重量排序,也不是不可以。拿69克轻便耳机,是因为作为个人移动观影设备,显然是为方便使用。采用柔宇Moon,耳机无法更改,被限制。但窗镜、嗨镜(配备了一款类似手机耳机)不同,你可以为其配置高端耳机,也可以使用低端耳机。窗镜基本可以实现不漏光。嗨镜虽然在鼻翼设置了可开合的软胶页,但是也许本人鼻子依旧不够坚挺,仍然存在漏光现象,由于缺少后脑托,头部两侧会有紧绷感。Moon的封闭性最好,可营造完全不漏光的环境。也正因此,短短15分钟佩戴后,额部开始出汗,因其质量等原因,面部会有僵硬的轻微不适感。单纯从佩戴来说,窗镜佩戴略优于嗨镜,嗨镜优于Moon。虽然有面部感应装置,窗镜和嗨镜在离开后通过识别面部可以唤醒。Moon却需要轻按电源按钮,才可实现唤醒。三款设备都对近视人群十分友好,同时具备独立调整物距和瞳距的功能。窗镜调整范围在远视度-近视度,瞳距在56-72mm可调。嗨镜无法调整远视,支持单眼独立调节度,58-70mm瞳距可调。Moon可调范围在远视度-近视度,58-70mm可调。窗镜调整物距的旋钮类似老旧收音机调台旋钮,佩戴时拇指食指调整即可。嗨镜采用的是滚轮,大拇指左右滑动即可。Moon的旋钮,佩戴时拇指滑动即可,由于旋钮并不突出,滑动旋钮时会有指肚被摩擦的不舒服感。调整瞳距时窗镜的阻尼较小,轻微调整便可能过头。侧躺和稍剧烈的动作可能导致瞳距距离变化。嗨镜的阻尼较窗镜高,侧躺不会发生瞳距变化。Moon调瞳的阻尼是最高的,需要按下中心黑色按钮,完成后松手即可。但偶尔会出现黑色按钮卡住的现象。此外,盒子提供计算和供电,热量主要集中于此。但显示屏部分也会出现发热现象。在使用过程中,三者均出现十分明显的发热现象。柔宇Moon尤为明显。但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在充耗电方面,窗镜只有电池条,却没有百分比,所以无法确认其充耗电情况。嗨镜在40分钟内,充电11%。一个小时使用掉电17%。柔宇一个小时掉电19%,一个小时充电46%。界面:与常见UI别无二致窗镜的界面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主界面只有5个图标,分别为在线视频、系统设置、沙发管家、本地视频、我的应用。零镜网按上述顺序依次进入。在线视频进入银河奇异果视频应用系统设置沙发管家进入应用市场本地视频我的应用重要设置均在我的应用中,甚至此处的设置选项不同于主界面的系统设置选项。在我的应用中预装了几款视频应用,还有两款应用市场,一款游戏应用与两款游戏。窗镜主界面尤为简单,很短时间内用户便可熟悉。嗨镜的界面,在7月份迎来了一次重大变化。现在看到的界面与此前的界面大有不同。如果说窗镜的UI界面是横向设计的话,那么嗨镜的UI界面则是竖向设计。这也使得其能够展示更多内容。柔宇可以说另辟蹊径的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用户界面。柔宇一直宣称自己采用弧形屏幕,所以我们看到的UI界面也颇有弧形屏的感觉。三者内置的视频应用部分雷同,像爱奇艺、优酷、腾讯的TV版应用基本都可找到。从应用来说,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体验:或许应算个人娱乐大屏仔细查看官方网站,会发现三者都声称主打3D头戴影院。3D在其中的分量可想而知。所以,零镜网首先搜寻起了3D电影,但却遇到不少问题。窗镜自带应用中并没有明显的3D分类。在“在线视频”(银河奇异果应用)栏中“分类”栏的底部才出现了3D专区,目前也仅有部电影。在其他应用中很难发现3D电影的接口。零镜网选择了《驯龙高手》来进行观看。这时需要按下底部2D/3D按键进行切换,但是十分容易碰到调瞳按钮并使其移动。在退出后,用户需要再按下2D/3D按键,退出先前的3D模式。(以下电影画面截图均为手机贴屏拍摄,与实际观影存在较大区别,并不代表实际观影体验。)嗨镜的首页有一个明显的3D入口,共计余部电影。可以进行视频搜索,嗨镜还提供专门的语音搜索接口。零镜网体验了一下效果如何。当按提示操作说出“雨果”后,确实迅速找到了相关资源。由于没有《驯龙高手》,零镜网选择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进行观看。Moon在主界面提供了3D入口,也有部电影。零镜网再次选择了《驯龙高手2》进行观看。Moon的弧形屏给人带来不错的感观。从观看体验来说,由于资源问题,窗镜画幅比例有点失调。除了嗨镜二代表示相当于在15米处观看英寸屏幕,窗镜、柔宇都表示相当于20米处观看英寸屏幕。虽然屏幕可调整,但是距离无法更改,相当于只能坐在电影院最后排观看电影。此外,虽然有3D观影感,但是程度无法匹敌影院。在画面质量上,三者的区分度其实并不十分明显,但都存在一定畸变。在观影过程中,零镜网也发现在画面较暗环境下,三者体验均有所下降。值得指出的是,嗨镜可能由于透镜的问题,在观影中存在光的折射,以观影屏幕为中心形成了一圈圆形彩色亮光。音效上,柔宇Moon专用耳机占据一定优势。但其实窗镜和嗨镜都在音效方面做出了改进,能够满足普通用户的观影需求。使用过程中,零镜网也发现部分视频应用,通过返回退出,往往会收到应用挽留的消息,使体验不够流畅。建议用返回主界面键代替退出应用的操作。部3D电影难以满足受众,不是会员也难以体会P的画质效果。假如使用网上资源呢?就需要看设备支持什么格式的3D电影了。窗镜目前支持左右格式的视频。嗨镜支持左右3D和上下3D。Moon支持左右格式和红蓝格式视频。目前大多数网络上的3D视频资源均是左右格式,零镜网也下载了一部左右格式的3D电影《金刚骷髅岛》作测试用。在窗镜上播放时,其内存太小的局限彻底暴露。这部电影占据内存高达13GB。也不是说其他两款设备能好到哪里,但至少在只复制一部电影到设备中时,窗镜有点乏力。好在三者都支持外接存储。那么就通过外接存储的方式进行播放。虽然电影是内嵌字幕。但是在窗镜中,需要使用菜单按钮调出字幕。嗨镜设备直接显示了字幕,但是在播放过程中无法直接快进快退,需要先按下暂停键,这可能与处理器有关。Moon连接移动硬盘后竟然在存储和文件管理中找不到硬盘的存在,需要点击主界面视频选项,才可看到移动硬盘。但它却直接将硬盘上资源读出,以致于无法发现特定视频在哪。只好直接复制到文件夹中。终于可以正常播放。从画面效果来看,下载资源的画质明显好于在线视频的画质,但是即便高清资源,3D效果也不甚明显。虽然三者都将其定位为3D头戴私人影院,但其实,个人娱乐大屏设备的定位可能更符合。设备中不缺2D电影,零镜网测试了用设备观看2D电影的效果。在实际体验中,三者体验差别并不大。那么在玩游戏时效果又如何呢?窗镜中有几款下载好了的游戏,但是可玩性不强。好在窗镜有款游戏应用“爱游戏”,零镜网下载了其中一款游戏《奔跑吧僵尸2》,类似于植物大战僵尸,但是需要依靠手柄操作。习惯了鼠标操作,用手柄操作的不顺畅感出现。嗨镜中“应用中心”栏目中玩游戏项目中有着应用推荐,痴迷于僵尸无法自拔的我再一次选择了僵尸游戏《滑石VS滚石》,But,这难道不是小孩子玩的游戏,操控石头撞僵尸的幼稚感。柔宇设备中并没有游戏选项。但在当贝市场中,可以进行相关内容的下载。在游戏栏中,分有三种类别。由于不知道属于哪款,我们选择了遥控游戏。身为僵尸控,当然选择《植物大战僵尸》了。这次倒真的与PC游戏没多少区别。只是应用内付费也是够可以的。但是阳光不再需要自己捡起,为了便于操作,一般掉落阳光就自己收获了。但是用手指在触控屏进行操作还是十分不便。由于相当于电视盒子,三者安装应用基于此,在操作时游戏难度过于简单,而且操作十分不便。再来说说不同之处,窗镜、嗨镜在操作方式上基本依靠盒子。但柔宇的操控却在头戴设备右侧耳机触控屏上,通过手指滑动即可。双击返回,单击确认。但在极可能出现误操作。一个此外柔宇还有着一款柔宇Moon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