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更替,感冒,打喷嚏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人往往将其视为普通感冒,不以为然。正值流感高发期,流感预防需要及时提上日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万-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死亡。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
从病因和症状来看,普通感冒和流感有着根本区别。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较多,除了最常见的病原体鼻病毒,其他病毒还有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流感则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如果家人、孩子出现以下四种状况,就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发烧快、烧得高,体温39℃以上,吃退烧药都难退烧;
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出现精神萎靡或异常烦躁,精神状态不佳;
儿童可能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其他家庭成员中有流感感染或疑似患者。
流感疫苗并非一劳永逸,定期接种更重要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的手段,最常用的是注射灭活流感疫苗。一般来说,建议成年人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毒株是一个多样的家族,种类繁多。根据历史数据,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都不太相同。并且,每一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流感病毒毒株不止一种,还包括很多“类似株(likevirus)”。
流感病毒毒株特别容易发生变异情况,导致每一年流行的毒株都不太相同,而针对性预防的流感疫苗也是每年进行更新。往年接种过流感疫苗或感染过流感的人士仍有必要接种当年最新的流感疫苗,以便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而流感需要。小于5岁(尤其小于2岁)或超过65岁的人,或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尽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另外,某些特殊职业,如医务人员和老师请务必接种流感疫苗,进行提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