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3个月赚了24,这样买基金靠谱吗
TUhjnbcbe - 2020/11/24 5:49:00

点击上方“长投学堂”

后台回复,领取理财工具包

点击菜单栏,查看理财小知识

这周,从开播火到现在的《三十而已》终于大结局了,大家也终于不用每天问顾佳有没有离婚了。30岁,虽然不是一个特别的年纪,但确实或多或少会开始承担工作、家庭、房子等带来的压力,会有一些理财需求。这里,小投欠欠的提醒一句,今年,最早的一批90后也已经30岁了。因此有人说,90后已经成为了炒股的主力*。但有调研显示,六成90后会因为担心股市风险过高不敢入市,而更愿意去投资基金。在今年新增的“基民”中,也有一半以上是90后。

(不光是90后,二季度更多家庭投资基金的意愿都高于股票。图片来源:《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

大批新基民参与,基金投资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新现象——短线炒基,着实让小投开了眼。前段时间,市场上流传着“7日交易法”,即按照自己的判断选出看好的板块和行业,买入持有基金后,7天就赎回。最近,小投又看到了个基金“高抛低吸”的操作口诀,也是属于一种短线操作,被一些投资者津津乐道。那今天,小投就来和大家聊聊,这种短线炒基到底靠不靠谱。(以下所提基金均为偏股型基金)

短线炒基能赚钱么?

对于这个问题,小投的答案是:你很难成为能赚钱的那小部分人。首先,基金是一种具有长期持有性的投资品种,就算是流动性更强的股票,我们也不建议进行过于频繁的短线操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投资风险。其次,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购买偏股型基金的投资者中,频繁操作5次以上的人,年平均收益仅为5%,而持有一年半的投资者平均能赚50%。

(图片来源:新财富。数据来源:支付宝理财平台)

也就是说,基金持有时间越长,赚的可能越多。(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在价格很高的时候买入)这主要有几个原因:1、大多数人没有准确的择时能力这是投资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前上交所公布的统计数据就间接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年1月至年6月期间,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靠择时,都无法获得正收益。

(图片来源:上海证券报)

连相对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和公司法人投资者都容易翻车的事,咱普通老百姓就不要去趟短线交易这趟浑水了。树立中长期投资理念,保持财富的稳定增长,它不香么?2、频繁操作成本更高参与过基金投资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基金存在申购和赎回费用,往往持有时间越短,赎回费率越高。

(图为支付宝中某基金的卖出规则)

显然,频繁操作会加大我们的持仓成本。尤其是上面提到的“7日交易法”,辛辛苦苦赚到的收益可能都用来交1.5%的赎回费用了。3、对心态是极大的考验小投说过,投资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事,短线交易对心态的考验尤为明显。确实,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就能赚不少,有人3个月就赚了24%,但没有人能预测第二天是涨是跌。当市场波动较大时,收益和亏损每天就像坐过山车,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自己的情绪不被影响,又能保证自己每一次都能做对呢?小投就看到过网友分享自己的短线操作经历,他表示:整个人还是比较紧张和焦虑,买对了是赚,买错了就会亏。

基金投资中的其他误区

除了短线操作,基金投资中还有一些操作误区需要避免。1、喜欢买新基金受今年7月份那波行情的影响,大量新基金争先恐后的发行上市,很多小伙伴都会觉得新基金“便宜”,所以会更喜欢买新基金。但实际上,投资基金,需要看好的是基金经理的长期投资能力。如果仅是因为市场行情,反而是老基金更能跟上投资环境,等新基金建完仓,行情可能都已经结束了。小投之前也专门写过文章聊过这事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右方蓝字回顾??:半天吸金超亿,这种爆款要不要追?2、持有的行业基金为同一行业这个误区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就有小伙伴买了很多相同行业的基金,比如看好科技,就把所有科技细分板块都买了一遍。小投真是哭笑不得,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为了分散风险,但是你把鸡蛋放在了相似的篮子里,大家同涨同跌,根本无法做到对冲风险,和全部放在一个篮子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来源:豆瓣小组)

因此,大家在买的时候,看看基金的持仓非常有必要。3、完全看平台推荐买基金支付宝、银行APP等平台都会推荐一些基金,不排除这之中有好的基金,但往往他们推荐的都是最近涨得多的,毕竟收益率好看能吸引大家来买嘛。但往往这些基金被高估的概率更大,跌的概率自然也更高。比如科技股涨得好,平台就会给你推科技股相关的,但可能涨了没几天就给你来个大跌,今年消费、医药、白酒股涨得好,果然又开始推荐与这些行业相关的基金了。

指数基金对小白更友好

上面小投提到的偏股型基金都属于主动型基金。它其实对小白并不是很友好,因为主动型基金的业绩可以说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懂的投资不要投,如果你想要参与主动型基金,小投建议一定要做好对基金经理的研究,包括他的投资风格、历史业绩等,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不亚于对股票的研究。因此,对于没有丰富投资经验和能力的小伙伴,小投更建议被动型基金(即:指数基金)。对于指数基金,小投之前也已经聊过,快来戳右方蓝字阅读吧:这个投资,一生推总的来说,无论主动型还是被动型,小投都不建议频繁操作,不如安心做好定投。如果你看好某只基金,坚定持有也才是科学的做法。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记得三连击支持一下小投哦~分享、点赞、在看,小投陪你一起抱富!大家如果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内容,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小投哟~▼

分享、点赞、在看,赚更多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3个月赚了24,这样买基金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