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都知道年业绩最好的基金几乎清一色的食品饮料行业基金,主要是白酒板块贡献了绝大部分涨幅。白酒概念指数()从年1.4日开盘的上涨到年底的上涨了%,惊艳A股。但白酒仅仅是食品饮料的一个子行业,其实以同样的五年维度来看,医疗行业的CXO行业指数从/1/4至今,涨跌幅高达%,远远超过白酒行业。这也是我们的同学一直看不上白酒行业收益的根本原因——何况相比CXO动辄50%的盈利增长,白酒行业的18%增速真的太慢了。
为何CXO行业表现优秀?主要是两大逻辑,支撑了这个行业走牛,第一是,国内医药正在经历由“仿制药为主”到“创新为方向”的产业升级,本土创新药进入发展*金期,国内研发投入有望持续提升;第二,国内作为全球第二大用药市场,病患资源丰富,叠加*策友好进口药加快上市,跨国药企在国内的研发投入有望持续提升;基于国内工程师红利、工业制造能力强等优势,具备离岸外包属性的CXO服务有望持续由海外向国内产业转移;共同驱动CXO行业蓬勃发展。
CXO为代表的创新药已经出现10年10倍的赛道!
一、*策大方向鼓励创新
国务院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回顾了集采成果,同时指出集采要在为患者减负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促进产品创新升级,体现了对于创新行业鼓励的态度。
国务院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回顾了前三批集采成果,每年可节约费用多亿元,为医保资金的腾龙换鸟留出大量空间。同时,会议明确近期将开展第四批集采,并扩大医用耗材集采范围。这符合当前市场的预期,目前药品集采已实现常态化,且随着冠脉支架全国带量采购去年11月的落地,后续批次的推进预计也将逐步拓展。
对于药品集采制度,一方面明确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和耗材,研究对治疗罕见病的“孤儿药”采购作出特殊安排。另一方面,明确医疗机构要确保优先使用中选药品,中选企业要确保降价不降质量。对比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于药品集采的规划,可以看到,当时的重心主要放在扩大品种范围上,同时在进一步完善体系。而当前在即将推进第四批之际,药品的集采体系已基本完善,进入常态化,后续主要是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同时开始防止执行层面的松懈(医疗机构保证用量、企业保证质量)。
除了对于药品集采制度的进一步明确外,此次会议提及对创新的鼓励和对医疗机构的激励。会议明确集采要在为患者减负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促进产品创新升级,对节约的医保费用按规定给予医疗机构激励。此次会议再次明确创新是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长期来看向创新药、创新器械发展依然是长期方向。
在药品这个赛道中,未来三种类型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具备体系化能力,在研发、市场准入、销售等多方面系统性优势的大型制药;
做差异化的创新,在避免与大药企正面竞争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行业领先优势,包括布局特色靶点/赛道、开发best-in-class药物等;
以及凭借较快的项目推进速度,逐步具备在细分赛道与大药企抗衡能力的生物制药。
在器械这个赛道中。新一代自主创新\进口替代的医疗器械企业从更长期来看将会面临估值体系再造(类似之前的创新药研发管线估值)和成长提速的机会。
集采之后器械中的大型制药a依然会持续向好,器械中的生物科技可能会轻装上阵。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