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仔兔是一生中发育的高峰期,也是第一次年龄性換毛期,对营养物质要求高;幼兔有贪食习性,但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功能不完善,消化能力差,往往因贪食而造成消化机能紊乱、引起腹泻或腹胀;应激因素多,幼兔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抗病力差。
一、仔兔断奶管理要点
1、做好断奶准备工作
①在仔兔断奶前,应将断奶仔兔所需要的笼舍、食具、水槽及其他各种用具备齐修好,并进行彻底清洗消*。
②配制好断奶幼兔所用的日粮。在断奶的前若干天就要逐渐更换为该日粮,以免断奶时突然更换饲料,引起仔兔消化不良,甚至引起腹泻而死亡。
2、加强营养
①断奶后的幼兔要多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的颗粒料,少喂水分过多的青饲料及粗硬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应达到16%-18%,饲喂原则是少吃多餐,每天喂料4-5次。
②日常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益牧畜宝和益牧海能,补充益生菌、多维素、氨基酸等,改善肠胃,促进消化,预防肠胃疾病,提高免疫力,保证幼兔健康快速成长。
3.适时断奶
①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当仔兔28-42日龄,体重达克以上即可断奶。
②断奶过早,由于仔兔消化系统尚不完全,对饲料的消化力差,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但断奶过晚,也不利于母兔复膘,影响母兔下一个繁殖周期。
③根据仔兔品种、生长情况,母兔体况等决定适宜的断奶时间。一般说来肉兔品种的仔兔可在28-35日龄断奶;毛兔、獭兔品种的仔兔可在35-42日龄断奶。
4.断奶方法
应根据全窝仔兔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而定。
①如果全窝仔兔均匀强壮,可采用一次断奶法,即在同一时间将母仔分开饲养;如果全窝仔兔强壮不一,生长发育不均匀,可采用分批断奶法,即先将体大健壮的仔兔断奶,体质较弱的让母兔继续哺乳数天,视其健康情况再进行断奶。
②仔兔断奶后到了变化大的、新的环境里,会表现不安,食欲不振,生活力下降,死亡率增高。为了防止仔兔断奶后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环境应激和死亡,发生应激并发症,一般采取离奶不离窝的方法断奶,即将母仔分开饲养管理,用隔板隔开或将母兔装在另一层笼内饲养。
③断奶前、后一星期内,要尽量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
5.仔兔从出生到断奶,母兔和仔兔应分开饲养。
①每天按时将仔兔的产仔箱放回母兔笼内哺乳,哺乳结束后再取走仔兔,这是单独管理的一种方法。
②根据仔兔的哺乳情况和母兔的泌乳规律,20日龄前每天定时哺乳两次,20日龄后每天哺乳一次即可。
6、防治球虫病
断奶前后至3月龄是球虫病的暴发阶段,对幼兔威胁最大。球虫病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因此必须在饲料中加入抗球虫、防肠炎、促生长的药物,如球清畅安和益牧畜宝。
二、断奶仔兔腹泻的主要原因
断奶仔兔腹泻是家兔养殖中的大患,死亡率极高。使用抗生素治疗家兔腹泻又是家兔养殖者的首选,其结果是腹泻止住了,幼兔又因腹胀不食而死亡。这是肠炎后遗症,是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家兔的养殖实际就是家兔肠胃的养护,如何保障家兔肠胃健康及附着在肠胃道中的菌群的平衡,是我们养兔成败的关键。引起断奶仔兔腹泻有的主要原因:
一、断奶应激
断奶兔常发生应激反应,这种反映来源于三方面:
①心理应激,母子分离不习惯;
②环境应激,仔兔被移至别处不习惯;
③营养性应激,没有奶吃了,仅仅吃料一时难以习惯。
二、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
仔兔消化生理机能是逐渐发育成熟的,一月龄左右的仔兔其消化功能还不健全,胃肠道黏膜发育及功能不完善,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三、免疫反应抑制
母兔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高,而新生仔兔通过母兔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从而获得被动免疫。随着母乳中免疫球蛋白大为减少,仔兔主要依靠主动免疫,随着母乳的减少,母源抗体减弱,仔兔断奶时出现反应,从而降低仔兔抗体水平,使其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腹泻。
四、消化酶的活性降低
仔兔消化道里的消化酶是通过母乳获得的,当仔兔断奶一周,消化酶的活性显著降低,降到断奶前水平的1/3。使仔兔消化功能降低,发生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
五、胃肠道菌群的变化
胃肠功能正常时,肠道里有益与有害微生物处于相互制约状态,保持平衡,使仔兔不发病。仔兔断奶后,出现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消化酶活性降低等,造成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使其抵抗力降低,原先肠道里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乘机大量繁殖和产生*性,导致腹泻发生。
大家都在看:
1、“兔魏氏梭菌”引发的腹泻病!
2、“1个产品+1个方案”从肠道入手,多方位解决断奶幼兔易拉稀、死亡难题!
3、多方位解决兔子肚胀、拉稀、腹泻---“益牧畜宝改造好肠道”!
4、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新思维(上)
5、兔球虫病诊断与治疗新思维(下)
点击
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