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系指每日排便次数多于平时,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有时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脓血。临床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多是由胃肠道和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急性腹泻多伴有发热呕吐,多见于饮食不当、食物中*、急性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及化学药品中*。慢性腹泻病期长,病程在2个月以上,症状轻,多由急性腹泻未及时治愈而造成,且以胃肠性疾病为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
腹泻属中医“注下”、“后泄”、“飧泄”、“下利”、“泄泻”等病证范畴。中医认为腹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寒湿腹泻、湿热腹泻、伤食腹泻、脾虚腹泻、肾虚腹泻、肝郁腹泻等证型。
配方:乌梅15~2o克,粳米1o0克,冰糖适量。制法:先净乌梅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去渣取汁,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米烂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功效:泻肝补脾,涩肠止泻。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可作早晚餐服食。配方:干荔枝肉50克,山药、莲子各10克,粳米50克。制法:将前三味加水煮至酥,再加入淘净的粳米,煮成粥。功效:温肾健脾,固肠止泻。用法:每日1次,临睡前食用。幼森林,运用专业的技法指导,针对个人情况,调配最合理的单体调理方案。
本期分享结束!!